八年级历史下第6课:
西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对于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西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一、政治方面1. 西周的统治者和政治制度在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是天子。天子不仅担任政治领袖,同时还是一位神圣的宗教领袖。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宗法制度,各个封建诸侯国以及天子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亲戚关系的基础上的。2.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应用西周时期出现了封建制度,这是指天子分封地方上的诸侯,诸侯领地上的土地、人口、财物归于他们的统治范围,需要向天子承认臣属关系。封建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商代时期的宗族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制度之一。
3. 礼乐制度的建立与应用在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礼仪的规范使得西周社会更加有序,而音乐的演奏则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缓解社会矛盾。这种礼乐制度的应用,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几千年。
二、文化方面1. 商周文化与西周文化西周时期的文化,不仅吸收了商周时期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西周文化中,有着许多充满人文气息的作品,例如《诗经》和《尚书》等经典。2. 文化与宗教的关系在西周文化中,宗教和文化密不可分。专门负责供奉诸天和祖先的官制管理系统,称为“礼官”,它们在整个西周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雅乐也在西周时期成为宗教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音乐。3. 书法与青铜器在西周时期的文化中,书法和青铜器都是非常突出的文化艺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成为西周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西周时期人们书写出的文字也非常美丽和典雅。总之,西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对于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这些影响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该在学习西周时期的知识的同时,认真思考这个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对于我们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过程:1984年14个沿海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格局: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对外开放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意义: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时间:2001年
2、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启示:改革开放能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与特殊四边形有关的最小值(或最大值)问题,是特殊四边形计算问题的重要题型。求特殊四边形中的最值问题,一般都要用它们的轴对称的性质把几条线段转移到一条直线上,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
- 将军饮马:本质上是由轴对称衍生而来,主要考查转化与化归等的数学思想。
- 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最值。
- 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三点共线求最值。
- 中位线+三点共线求最值。
- 旋转+三点共线求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