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需要经过以下流程和办理手续:
1. 土地征用申请:经过征地单位的申请,由政府部门审核并批准该征地计划。
2. 征地裁定书:政府部门出具征地裁定书,对征地计划进行确认。
3. 征地补偿协议:征地单位与被征收人签订征地补偿协议,约定征地补偿标准和方式。
4. 征地公告:政府部门发布征地公告,公示征地范围、征地目的和补偿标准等信息。
5. 征收决定:政府部门依据征地裁定书和征地补偿协议,做出征收决定。
6. 征地拆迁:征地单位组织拆迁,对被征收人进行安置和补偿。
7. 征地验收:政府部门对征地拆迁和补偿进行验收,确认是否合法、合规。
8. 土地使用权移交:政府部门将征地后的土地使用权移交给征地单位或使用单位。
法律分析:不是工龄,是失地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指农民失去土地后,多会出现收入来源不稳定的情况,而现行的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无力考虑和承担失土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我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征地预公告与征地公告之间的间隔时间至少需要三十日。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从发布预公告到正式征地,中间需要经历一系列法定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告、听证、补偿登记等。这些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以确保征收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拟申请征收土地时,需要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这是预公告阶段的一个法定时间要求。此外,在正式征地前,还需要进行补偿登记、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完成时间也会因具体情况而异,但通常会在预公告发布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
因此,虽然无法给出从预公告到正式征地的确切时间间隔,但可以明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历一系列法定程序,这些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同时,根据法律规定,预公告阶段至少需要公告三十日。在完成所有法定程序后,方可进行正式征地。请注意,具体的土地征收程序和时间要求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