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原味豆腐乳的发酵过程大致如下:
1. 准备原料:选择优质的黄豆,经过浸泡、磨浆、煮浆、点卤(添加凝固剂,如石膏或卤水)制成豆腐。
2. 压制成型:将凝固后的豆腐切成小块或方块,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去除多余的水分,使豆腐块更加紧实。
3. 预处理:将成型后的豆腐块进行初步发酵,有时会在豆腐表面涂上一层盐水或米酒,以促进微生物生长。
4. 接种菌种:在豆腐表面均匀撒上或涂抹豆腐乳专用的发酵菌种(通常是酵母和乳酸菌的混合菌),菌种可以是市售的豆腐乳发酵剂或者从老豆腐乳中提取。
5. 发酵:将接种了菌种的豆腐块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发酵。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28-30°C,湿度保持在85%左右,发酵周期通常为几天到一周不等,具体时间根据发酵菌种和所需的口味强度来定。
6. 腌制:发酵完成后,将豆腐乳放入调味液中继续腌制,调味液通常由盐、糖、酒、香料等组成,腌制时间可以从几天到几周不等。
7. 成熟:腌制过程中,豆腐乳会逐渐吸收调味液的味道,颜色和风味都会发生变化,直至达到理想的成熟度。
8. 包装与保存:最后将成熟的豆腐乳包装储存,通常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或冷藏保存。
原味豆浆本身是不甜的, 如果是新鲜黄豆磨制,回口会有新鲜豆本身的淡淡甜味。豆浆的营养非常丰富,适合各个年龄的人饮用。
原味豆腐乳的发酵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以下是简化后的步骤:
1. **选择材料**:首先,要选择高质量的黄豆来制作豆腐。
2. **制作豆腐**:将黄豆浸泡、磨浆、滤渣后得到豆浆,再加入凝固剂使豆浆凝结成豆腐。
3. **切块与蒸煮**:将豆腐切成小块,然后进行蒸煮。
4. **冷却与接种**:蒸煮后的豆腐块需要冷却到适宜的温度,再接种毛霉菌种。
5. **发酵**:将接种好的豆腐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发酵一段时间,通常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让毛霉菌在豆腐表面生长。
6. **加盐腌制**:发酵完成后,将豆腐块放入盐水中腌制,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风味并起到防腐作用。
7. **密封与陈化**:将腌制好的豆腐块放入密封容器中,存放一段时间让其陈化,时间越长味道越浓郁。
8. **成品**:经过以上步骤,原味豆腐乳就制作完成了。
需要注意的是,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家庭制作时要确保所有的器具和容器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