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匠余留片木,楮案定欹倾。
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
意思:木工活做完后留下一块木片,用来垫桌腿,以免桌子倾斜。不是木工测量出了问题,怪只怪人间的地面很少是平整的。强烈的讽喻,人间的不公平太多太多。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匠人余下的一片木材,放在倾斜的楮案上,然而并不是因为工具或技艺有问题,而是因为世间难以寻找到真正平稳的地方。作者通过简单的形象描述,抒发了对于现实生活中平稳与稳定的渴望和无奈。
把书页上的旧的胶都清除掉。用胶枪和乳胶组合,胶枪预热,到口上有胶水流出来,就可以了。在整理好的书页背上打上胶水,然后迅速的将书背倒扣在桌面上(千万别用手。
1.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简析:这副对联运用了多个典故,意在说明有志向的人、苦心人,最终都会成功,勉励自己要有恒心,有毅力。蒲松龄一生热衷于科举考试,但是始终不得志,在他屡试不第的情况下,写下这样一幅对联悬于书斋之上自勉。
2.金声
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书。
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练,文通即是运通。
简析:金声是明朝末年崇祯进士,在未达时,特别贫困。上联说自己虽然到了这种地步,但只要活着,宁可饿死也要读书,下联则说自己所学不够,还需要百般磨练,通达文学才能运用灵活。这是不折不扣的自励自勉和不惧艰难的顽强精神。
3.徐文长
几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简析:这副对联是徐文长绍兴旧居青藤书屋的楹联。徐文长能写会画,能诗能文,但是他的人生颇不得志,晚年落魄潦倒。上联说自己住着几间破屋子,自我嘲笑,下联说自己口音不纯,暗指与社会格格不入。
4.郑板桥
咬住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
养成数杆新生竹,直似儿孙。
简析:郑板桥爱竹,人尽皆知,他的一生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副对联,上联写读书可以充饥,下联写养竹好比养儿。对郑板桥来说,竹子的确是可以比作儿孙的。既有对书籍的热切,也有对竹的热爱,正是一幅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