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需食材:
乌冬面一袋,鸡蛋两个,大蒜三瓣,青椒两个,大多福日式炒面酱汁适量。
1.准备食材并清洗干净。
2.火腿肠切片,青椒切丝,大蒜切片。
3.鸡蛋放一勺料酒用筷子打散。
3.锅中放清水,水开后放乌冬面,将乌冬面煮熟,大概是3分钟左右,捞出后过一遍凉水。
4.乌冬面放入碗中,放30ml炒面酱汁拌匀,用了这个酱汁就不用放其他调料了。
5.锅中放油,放鸡蛋炒散盛出。
6.用锅中的底油,放大蒜爆香,放火腿肠翻炒一会。
7.倒入乌冬面和酱汁一起翻炒。
8.放炒好的鸡蛋,放青椒翻炒。
9.我喜欢吃辣的,所以放了两勺辣椒油,翻炒均匀,不喜欢吃辣的可以不放。
10.撒上香葱就可以出锅啦!
11.酱汁香浓,做法又超简单,口感又超Q弹爽滑劲道,真的是太好吃啦!
乌青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水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具体营养成分如下:
1. 蛋白质:乌青鱼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左右,且其中包含多种必需氨基酸,是人体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2. 脂肪酸:乌青鱼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EPA和DHA,这些脂肪酸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 维生素:乌青鱼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D和叶酸等多种维生素,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提升。
4. 矿物质:乌青鱼富含钙、铁、锌、硒等多种矿物质,对身体骨骼、血液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总的来说,乌青鱼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材,经常食用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身体健康。
乌鞘(shāo)岭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属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为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也是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也是东亚季风到达的最西端。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2.2℃,志书对乌鞘岭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是古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长安的重要关隘。
乌鞘岭,东晋时称洪池岭,明代称分水岭,清代称乌稍岭、乌梢岭、乌鞘岭,民国时称乌沙岭,1945年以后通称乌鞘岭。据说“乌鞘”为突厥语和尚的意思,后来的藏语名即据此而来。广义的乌鞘岭包括代乾山、雷公山、毛毛山,最高峰海拔4326米,是北部内陆河和南部外流河的分水岭,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主峰经雷公山、代乾山同祁连山东部的主干山脉相接,向东经毛毛山、老虎山没入黄土高原。
乌鞘岭
自古以来,乌鞘岭为河西走廊的门户和咽喉,古丝绸之路要冲,系军事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兰新铁路、甘新公路(312国道)都从乌鞘岭翻山而过。
登岭远望,只见乌鞘岭像一条巨龙,头西尾东,西高东低,披云裹雾,蜿蜒曲折。南部的马牙雪山峻奇神秘,玉质银齿,直插云天。清澈湍急的金强河像一条洁白的哈达,飘然而出于山根,滚滚朝东,折向南去,汇入黄河。北面的雷公山高耸入云,牛头山云雾缭绕,两山并肩而立,各展雄姿。向西望,古浪峡壁立千仞,关隘天成,悬岩危石,天开一线。乌鞘岭四面山河如画,景色奇丽。
历史上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都曾经过乌鞘岭。岭上原有韩湘子庙,约建于明代,香火甚旺。范长江所著《中国的西北角》说:“过往者皆驻足礼拜,并求签语,祈求一路平安。”1958年被毁。
这里不仅有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风光,而且丰美的水草还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首次提到古西戎之地“畜牧为天下饶”。班固所著的《汉书》记载:“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天祝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大草原,所以自古畜牧就颇为发达。《五凉志》载:“番族依深山而居,不植五谷,唯事畜牧。”曾出现过“牛羊塞道”的繁荣盛况。
乌鞘岭地理位置
今天的天祝草原仍是甘肃省的主要牧区之一,所产的岔口驿马,为全国名马之一;天祝白牦牛、高山细毛羊,更是名闻全国。
地理位置
天祝地势险要,古时为军事要塞。乌鞘岭东望陇东,西驱河西,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汉、明长城在乌鞘岭相会,蜿蜒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