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没有欲望和追求,就会束缚自己生命的活力和发展。这里强调了欲望和追求对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欲望和追求可以激励人们去努力、去探索、去创造,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如果一个人没有欲望和追求,就会缺乏动力和方向,生命会变得枯燥、乏味,难以发挥自己的潜力。
然而,这句话也并不是鼓吹无止境的欲望和贪婪,而是强调适度的欲望和追求对于生命价值的重要性。过度的欲望和贪婪会导致罪恶、痛苦和社会问题。因此,在追求欲望和目标的过程中,要保持理智和谨慎,确保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是有益的。
“寡欲则静,有主则虚”中的“虚”指的是一种心境,即心境清虚恬然,不为外物所实。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心中有主见,不被外界事物所左右,就能保持一种清虚恬然的状态,不为物欲所填满,不为外界所动摇。
这种“虚”的状态是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内心平和与清净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摆脱外界的纷扰,保持内心的清静与坚定,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
总之,“虚”在这里是一种理想的心理状态,是清心寡欲、心有主见后自然达到的境界。通过追求这种境界,人们可以学会静心养身,培养清闲自在的心境,追求中庸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