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有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禳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等等。
关于年的来历,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古代人民根据日月的变化,将一年分为四季,定为一年,从而形成了自然年。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做黄帝的神话人物,他根据人的寿命长短将时间分为十二个地支和十个天干,再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了农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人们根据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结合星象和气候变化,制定了节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和节令年。无论哪种说法,年的来历都与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知密切相关。
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来自古代传说——传说有一只叫做“年”的吃人怪兽,每逢除夕晚上会出来捕食人类,人们则围绕灶台燃烧竹子、木柴等物来制造噪声与光亮,想把“年”这个怪兽赶走。
后来形成了年轻人挑灯夜战,热闹的场面,就成为新年的重要庆典。
年则被视为邪恶的象征,也象征开始和结束,又寓意祭祀自然和祖先,所以过年才会充满了辞旧迎新、祭祀和团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