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扰民法律法规规定了人们在公共场所以及私人生活中不得违反严格的噪音限制标准,以免扰乱他人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根据法律条款,在公共场合,如酒吧、饭店等娱乐场所,音乐声和口头喧闹,必须在晚上11点或者更早的时间降低音量,夜间到早晨7点更应控制在低噪音水平中。
私人住宅中,通常情况下必须在白天保持噪音限制在35-40分贝范围内,夜间降低到30分贝。
除此之外,噪音扰民法律法规还包括处罚措施,如现场警告、罚款以及强制清扫等措施。
保持低噪音,是每个人的法律责任。
噪音扰民法律法规规定严格
因为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当今社会中,噪声问题成为了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增加了人们的生活负担和压力。
为了保证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法律法规对噪声进行了严格规定,根据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对噪声的分贝限制也不相同。
在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中规定,超出规定噪声标准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还建立了噪声监测体系和惩罚措施,以维护公民权益和减少噪声对社会的影响。
所以说,噪音扰民法律法规的规定十分严格,并通过各种措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超过以下分贝的噪声属于扰民: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法律依据】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