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明朝以前,花椒、姜、茱萸的使用量最多,被称作民间三大辛辣调料,又名“三香”。花椒为“三香”之首,特点是辣中带麻,这种感觉是花椒碱刺激口腔神经引起的。古人会用花椒制作一些荤菜,也会以花椒入酒。在花椒食用率达到鼎盛的唐代,大约有37%的菜会加花椒。直至今日,花椒依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料之一,品种越来越丰富。厨师们还进行了很多创新,现在各大菜系都能看到花椒的身影。
姜。姜是常用调味品,它的辛辣味主要源于其中的姜辣素,这种成分可以刺激血液循环,让人发热,被称为“姜辣”。古人在烹饪中用姜压制食材的膻味、增加辣味,比如熬制鱼汤、做成姜丝炒肉等;也会利用姜的驱寒特性制作饮品,如姜丝可乐、姜枣茶等。
茱萸。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古诗“遍插茱萸少一人”里的“茱萸”吃起来也很辣,它是辣椒传入中国前人们最常用的“辣味”之一。其辣味来源是辣椒素,味道和辣椒很相似。古人会将茱萸与其他食材混合腌制食物,或煮肉类菜肴时加入少许,去腥增香,也有的地方会用炸辣椒油的方法用猪油(当时还没有菜籽油)和茱萸做成油辣子。现在,四川一些地方仍将茱萸作为香辛料使用。
荜茇。荜茇(bì bá)的辣味主要来自萜(tiē)烯醇,此外还带有微微的麻和清爽的柑橘香气,入菜后能带来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荜茇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调味品。
明以前的文物并非不能拍,而是必须明确来源,例如是海外回流的,例如是家族流传有序的都能上拍。但来源不明的就有问题了,因为文物法对可移动文物的归属有明确,属于国家所有包括(一)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国有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如果你不能证明来源,显然所属权存在疑问,所以拍卖公司和文物机构对这类拍品上拍显得非常谨慎。如果是近期出土的,那么归属更应该是国家的,你是无权作为物主进行交易拍卖的。
福建连城县四堡镇
福建省连城县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于宋代,发展于明代,至清代达于鼎盛,它主要流传于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及马屋村。四堡是明清时期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四堡雕版印刷技艺则是我国雕版印刷术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