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清重臣之一,张之洞是唯一没有带过兵上过战场的,但他却能成为四人之一,不得不说,这和他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有很大的关系。
张之洞担任总督的时候,创办了很多优秀的学堂,我们熟知的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以及华科大前身都是在他指导下创办的,他在任期间,提拔优秀有真才实学的学子,支持学以致用,也主张用新式教育,在他的倡导下,湖北、南京、四川等地人才鼎盛。
张之洞会教育学生,却不会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一生有很多子女,到63岁依旧有儿子出生,有记载的只有五个儿子:张仁权、张仁侃、张仁宝、张仁乐、张仁蠡,这五个儿子是三个妻子所生的嫡子,还有很多庶子都没有记载。
晚清重臣中,李鸿章、曾国藩都很会教子孙,尤其是曾国藩,他留下了一本《曾国藩家书》至今还影响深远,曾国藩的后代谨遵家训,个个很出色,据说没有一个是特别不堪的败家子,而李鸿章后代也很出色,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成就,对比起来,张之洞的后代就要逊色很多,他生的这五个儿子中,有两个都是汉奸。
张之洞的儿子张仁乐早些年的时候曾到日本留过学,后来担任了天津县知事、交通部参事等职位,张仁乐能这么顺利,也借了不少父亲的光,然而他却没有一点父亲的骨气,九一八事变后,他犹豫都没有犹豫,直接投降了日本,后来也一直为日本做事,担任很多重要的职位,抗战胜利后,他被抓获,后来找人托关系逃到了日本,1971年在日本去世。
有这样的哥哥,弟弟也很难不受影响,张仁乐的弟弟张仁蠡也是张之洞最小的儿子,比张之洞的孙子都要年龄小,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在私立民国大学任教,此后一直在河北各个县任县长,华北事变后,他和哥哥一样投降了日本,从此开始了他的汉奸生涯。
张仁蠡担任伪民政厅长的时候,染上了鸦片,为了不让人看出,他下令在伪市府职员中,不允许有吸鸦片的人,只要有就赶紧戒除,戒不了就立刻撤职,别人以为他这么严了肯定不吸食,都想不到其实他是吸最多的,为此还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并把这些钱财转移到了北平,后来被抓后,他的这些家产也被没收,他先是被判无期,后来改判死刑,1951年结束了汉奸生涯。
张仁蠡虽然是汉奸,但子孙还是很成才的,大女儿如今定居美国,小女儿是一流的心理学家,儿子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钱学森,与父亲相比,张之洞的这些孙子孙女,显然要成材很多。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想来可能是这三个原因:
一是张仁乐曾经留学过日本,难免会受到日本的洗脑,所以亲近日本,而张仁蠡又因为跟他年龄相近,受他影响,也不会觉得为日本做事有什么问题。
二是两人出生的时候,张之洞年龄已经很大了,老来得子比较溺爱,在他死后,两个儿子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年纪,这个时候无人管教,可想而知后果会怎样。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张之洞不会经营,没有留下家财,他不像李鸿章给子孙留下很多实业,家财花都花不完,他死的时候家里依旧很清贫,这也给子孙不少压力,过得不好难免受人嘲笑,所以迫切希望出人头地,这种心理下受人蛊惑,走上歪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无法提供关于张之洞后人在武汉的具体信息。张之洞作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后代的生活和分布情况可能相当复杂。要获取关于张之洞后人在武汉的具体信息,建议您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家族谱牒或进行更为深入的家族研究。
同时,您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论坛等渠道,尝试联系到可能了解张之洞家族情况的人士,以获取更多信息。但请注意,在寻求这类信息时,应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避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张之洞长子张权考过进士,留过洋在清朝做了一个四品中郎。
张仁颋。张之洞的二子,没有什么杰出的作为,只不过他被张之洞过继给二伯张之清。 张仁侃和大哥一样,参加科举,留过洋,在清朝任一方父母官。为人还算清廉,没有辱没张之洞的教育,接下来的这两个儿子可以说是张之洞的耻辱,张任乐,早年在日本呆过,回国后在张作霖部将李景林手下做个参议,九一八后投靠日本,担任满州实业部部长,随后担任武汉市市长,胜利后张任乐就被关在北平监狱中。
张仁蠡。张仁蠡张之洞的最喜爱的小儿子,在北京大学上过学,在日本人中担任重要职位,出任民政厅厅长,和哥哥张仁乐一样最后被关在北平监狱。